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米乐官网app的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条主线,着重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两个平台,深入实施思想铸魂工程、文明有爱工程、乡风培育工程、文化传承工程、惠民保障工程,打造“齐学习、齐有爱、齐清风、齐传承、齐欢乐”五个文化品牌,构建起“1255”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体系。先后举办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现场推进会、全省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省级文明区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实施思想铸魂工程,打造“齐学习”理论宣讲品牌
淄博市红色宣讲暨临淄区“理润金山·百场万人”宣讲活动启动仪式
一是坚持品牌引领,构建宣讲大格局。以“齐学习”为临淄区宣讲品牌,拓展“理响朱台”“闻理知新”“绘声雪宫”“理润金山”等镇级宣讲品牌,“古槐树下”“板凳课堂”“凉亭宣讲”等村级特色小微宣讲品牌不断涌现,形成“齐学习”“头雁领航、群雁齐飞”宣讲格局。
二是坚持三级联动,筑牢宣讲立体网。“区级”做好指导员,开展8支队伍宣讲培训、百姓宣讲培训、理论宣讲培训等活动,让宣讲员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镇办”做好宣传员,依托村居党员活动日、党群议事会等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第一时间将党的理论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村居”做好实践员,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时政热点、政策解读,化为指导群众实践的强大力量。
三是坚持全域动员,吹响宣讲集结号。线上依托“报台网端微”等新媒体平台,构建云传播矩阵,打造齐学习”宣讲直播间、“线上直播”讲党史等云宣讲项目;线下统筹全区宣讲资源,组建包括“一团八分队”、189支文艺宣讲队、424支基层志愿宣讲队在内的“齐学习”宣讲队伍,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各类宣讲活动5000余场次,受众达53万余人次,稷下街道淄江社区获评山东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雪宫街道张方兴获评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实施文明有爱工程,打造“齐有爱”文明实践品牌
临淄区齐有爱体验中心
一是搭建凝聚群众的“大舞台”。在区、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基础上,创新建设6个工作片文明实践总站、69所文明实践学校、30个企业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公园广场200余个、文明实践家庭站1300余个,建立起“区中心—镇街所—片总站—村站—家庭站”五级文明实践体系。创新建设临淄区齐有爱体验中心和“一中心七场景”齐有爱体验矩阵,常态化开展“有爱体检项目”。整合“高候故里 人文白兔”“两河两岸 魅力梧台”“厨具小镇 富美朱台”三个文明实践示范片区,建成“齐风新韵”文明实践展示区。临淄区“把文明实践中心建成百姓之家”经验做法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二是壮大文明实践的“主力军”。深化志愿队伍建设,制定“党员志愿服务20 小时制”“党员干部固定志愿服务日”“文明单位与文明实践站牵手共建”等制度,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500余支,培育益齐公益、爱心365等骨干社会公益组织30余个,注册志愿者16.9万余人,围绕乡村振兴等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累计开展“五为”志愿服务680余万小时。
三是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依托“临淄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和“81890”民生热线,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立“齐有爱·五为”志愿服务项目库,发布“文明实践·欢乐五聚”活动1200个、“五为”志愿服务重点项目400余个,年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热线大姐”项目在全国志愿服务交流会展示交流,“齐天乐”大舞台项目入选中国文联“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志愿服务项目,“星梦园”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山东省“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暖奶奶手工坊”“红辛助老”“温馨敲敲门”“读书开蒙礼”等项目多次被中央和省级媒体报道。
实施乡风培育工程,打造“齐清风”乡风文明品牌
举办淄博市道德模范身边好记者见面会临淄专场暨临淄区美德信用论坛
一是深入实施美德信用“五进”。深入开展美德信用进社区村居进企业行业、进机关单位、进学校家庭、进网络空间“五进”活动,挖掘齐文化中的美德信用故事,设计制作“齐风十爱”齐说美德信用公益广告,开展“齐风十爱”十进宣传推广、《如此生活》分享会等美德健康生活宣讲活动500余场。举办临淄区美德信用论坛,开展先进典型报告会、交流会,邀请身边典型分享美德信用故事,激发群众对美德健康新风尚的精神共鸣。
二是大力开展典型选树。全面构建先进典型评选推荐、学习宣传、礼遇帮扶等制度机制,先后涌现10名中国好人、65名山东好人、5名省级道德模范,累计创建“美在家庭”标兵户2万余户,年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活动30余场。2023年启动“最美临淄人”选树宣传活动,典型选树经验做法先后被《精神文明导刊》、山东文明网、山东省志愿服务网刊发。
三是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指导村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流程标准。白公事实行“八建议、八提倡”,规范办事流程,厉行绿色节俭。红公事提倡随礼不坐席,邻里乡亲不超过100元,直系亲属不超过200元。成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制定新婚礼“三到三赠”流程(红白理事会到场服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到场帮忙、村书记到场证婚;族内长辈赠送家风家训、文明实践站赠送书籍、父母赠言),推广文明实践新婚礼、清明节追思礼等婚丧改革举措。
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打造“齐传承”文化文艺品牌
第二十届齐文化节暨第八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开幕
一是推动齐文化传承创新。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文化名城建设,改造升级齐文化廉政教育基地,加快推进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编制12册《走进齐文化》系列读本,年均开展齐文化研学、齐文化进校园活动300余场。加强齐文化推介展示,孵化《蹴鞠小子》城市ip,发行《善美天齐》齐文化文创产品,加快发展文创开发、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加强齐文化交流传播,连续二十年举办齐文化节,举办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中希古典文明高峰论坛、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等国内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提升齐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
二是繁荣发展乡土文化。实施“乡村记忆”项目,加强古建筑修缮保护利用,建成党史馆3处、村史馆27处,培育红色文化展示村2家。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建立古器物拓制等3处非遗培训基地,鹧鸪戏等3处非遗保护基地,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市级非遗项目52项,区级非遗项目367项;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5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61人。培育乡村民俗文化,创建书画村7个、诗词村8个,年均开展太极拳普及活动100余场,凤凰镇彩家村举办全国最美乡村健身瑜伽精英赛比赛,打造全民健身“山东瑜伽第一村”,凤凰镇西老村“村乒”比赛情况被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
三是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组织“赶牛山·乡村游”“金山镇东崖村桑葚采摘季”“朱台镇乡村文化节”“稷下街道秋季成果展”等乡村好时节活动,策划推出“‘齐风冬韵·寻古探源’之旅”冬季乡村旅游线路,齐文化传承创新小镇入选山东省首批精品文化旅游小镇,5各镇街创建为省级旅游强镇,5个村居创建为省级景区化村庄,齐陵街道北山西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实施惠民保障工程,打造“齐欢乐”文化惠民品牌
“临淄之夏”广场文化活动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旅游、全域公园、高品质民生工程有机结合,实现424个村居文化大院全覆盖,建设百姓大舞台259个,文化墙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文化小广场达50万平方米,建成“5 n”模式升级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6个,连片打造凤凰镇、朱台镇、齐都镇、稷下街道4个示范片区。
二是实施公共阅读“雁阵”行动。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建成以区图书馆引领,下设26个分馆、4个城市书房、28个公益书吧、424个农家书屋的全域服务体系。制定《临淄区农家书屋星级评定标准》,开展农家书屋星级评定,推进“农家书屋 图书馆”模式,实现农家书屋与区图书馆通借通还,不断完善“15分钟阅读文化圈”。
三是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统筹戏曲非遗、民间演艺、艺术培训、广场舞团等资源,深入村居、社区、景区、学校开展“情沐齐风”文化惠民活动,年均开展“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活动1000余场。将传统文化活动融入旅游节会,精心组织“齐艺共舞”戏曲乐舞展演、“四季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临淄之夏”广场文化活动品牌,连续组织20多场演出,4000多名文艺爱好者登上舞台,观看人次达30余万。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