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米乐官网app的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李丰:把山里的猕猴桃卖向全国
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丰在山里长大,对大山有着独特的情愫。山东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反哺家乡的念头一直埋在她的心里。2015年,李丰从外地回到家乡亓家滩村任职。面对简陋的条件、不固定的工作时间、千头万绪的工作,李丰埋头苦干,理清村庄5年发展规划,逐步带领亓家滩村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为了推动村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李丰动员猕猴桃种植户加入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成立亓家滩村“电商服务队”,全村80%的果品通过网上销售,叫响了亓家滩村特色农产品品牌。她当主播,创办微店,直播带货,把猕猴桃卖向全国。同时,李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集游玩、品尝、互动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村集体收入增长到3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
常彦磊:小甘薯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怀着返乡创业的梦想,莒县乐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彦磊,2017年回到莒县成立农业合作社,摸索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商融合发展新路径。为改善当地传统的甘薯种植方式,他引进了2万棵甘薯苗新品种,自己带头先种,请专家当场测产,并与农户们签订甘薯回收合同,向种植户传授种植技术,帮助百姓增产增收。
通过农业科技联合攻关,常彦磊建成了甘薯种源库,带动周边1000多名农民种植甘薯近2万亩,每亩平均增收1500多元。为了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大江南北,他还打造了80余人的电商运营团队,小甘薯“长”成了富民大产业。如今,在他的带领下,莒县阎庄街道已有30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朱志国:让老物件“讲述”乡愁
从北京回到菏泽,开一家民俗博物馆,是郓城黄河民俗博物馆馆长朱志国一直以来的愿望:让老物件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得到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记住乡愁”。
博物馆筹建之初,效果不理想。朱志国自学布展,设计,经历了5次装修后,博物馆终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朱志国的坚持和带领下,挖掘、整理农村老物件成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目前,朱志国已带动周边2500余人从事民俗老物件的收购、加工,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常年免费开放的郓城黄河民俗博物馆,每年接待服务青少年学生12000余人次,既传承了黄河文化,也弘扬了文明新风。
于学敏:在援疆一线播撒知识的种子
2021年,日照市农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师于学敏跨越4500多公里,奔赴新疆麦盖提县开启了援疆之旅。面对与学生语言不通、交流不畅等难题,于学敏用通俗的讲解、真诚与耐心,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于学敏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带领学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其中两名同学荣获二等奖。
为了更好发挥山东援疆教师的作用,于学敏帮助学校新建服装实训车间,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带动专业教师成立素描、扎染、足球等兴趣社团,开展“青蓝工程”结对带徒弟活动,不仅播撒了友谊的种子,也为学校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援疆队伍。
(大众日报记者 张春宇 报道)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