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米乐官网app的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郭学东:保护传承非遗的纯正基因
郭学东(左)在调研采风。
郭学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研究定义为“一项基因工程”。因此,他认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应该是纯正的文化基因,如果弄成转基因,甚至假基因,那就失去意义了,“当然,那些由非遗延伸或者衍生出的内容是另一回事。”他希望,几个大的非遗部类,每个都能搭建起一个保护平台,便于有针对性地保护研究;还希望全省建设起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动态管理平台,“所有的历史数据和最新信息,想查询什么,都能一目了然。”
山东三大曲种,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
郭学东现担任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遗所所长。1981年,他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前身山东省戏曲创作室,从事曲艺研究工作,参与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等科研项目,走访过很多年事已高的老艺人。不久后,看到那些老艺人陆续离世,郭学东开始着手抢救保护这方面的资料。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诸城派古琴在中国古琴十大流派中一直负有盛名,郭学东与这一流派的传承人非常熟悉,当时又正好负责古琴的考级工作。他说,“原来一直觉得世界级非遗离我们挺远,其实这些珍贵非遗就在身边。”
保护传承身边的非遗,很快又迎来了新的机遇。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份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征集随即展开。郭学东被确定为山东省申报工作项目组的负责人。“我脑子里一下子就冒出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和山东琴书这三大山东曲艺的代表性曲种。”郭学东说,“起初还想,申报这三个,至少能入选一个,像山东大鼓,太有名了,《老残游记》里有描写,都选进中学课本了。没想到这三个项目全部成功入选。”
郭学东说,三个项目一起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与这些曲种的广泛影响力有关,也受益于扎实充分的材料收集和整理。郭学东自己带着一组人,去这些项目发源地拍摄影像资料,“有的地方,当地文化部门对情况都不太熟悉,要拍一条胡同,还是我带着当地人去找到的。”
因为是首次开展非遗名录的申报,材料制作没有样本可循,郭学东和项目组的同事们琢磨着干,“经常做着做着就成了其他省市学习的样本。”
当然,这也是很有意思又非常有意义的过程。烟台有一条街,叫小舞台街。这条街,是一个叫小五嫚的山东大鼓艺人“唱出来”的。郭学东说,“原来就是一个空场子,小五嫚在那里搭台唱大鼓,有些戏迷干脆就在那里盖房子住下来,结果就唱出这条街来。”随着城市发展拆迁,那时候拍摄的这条街的影像,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非遗保护不仅仅是展示,一定要有学术支撑
1997年,郭学东和老师张军合著的《山东曲艺史》出版,这是全国第一本地方曲艺史的学术著作。其他省类似的地方曲艺史著作,整整10年后才推出。参与或主持多个国家级或省级科研项目和课题,出版多部专著,先后获得了包括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理论奖)在内的多个全国奖和十余个省级奖。
郭学东认为,非遗保护必须要有学术支撑,有了学术指导,才能更有成效,所以他特别强调“严谨”,“非遗是一种文化基因,一定要追求纯正,严谨的学术研究至关重要,否则项目就容易走偏。”
他策划举办全国古琴艺术保护成果雅集品赏会。这不只是一次雅集品赏古琴演奏的音乐会,也是一个顶尖专家、演奏家共同参加的关于古琴艺术的高水准学术研讨会。即使是这场演出,也别出心裁,台上演员一曲奏罢,台下有专家即时点评,现场观众都感觉受益匪浅。
他主张非遗保护要动静结合。动,就是不断举办展演展示、学术论坛类的常态性活动;静,则是注意对资料的搜集、挖掘、整理、研究。两方面结合好了,获得理论指导的资料搜集整理更有针对性,有效的资料收集又有助于项目传承和学术研究,非遗保护可以立体推进。
这方面他有亲身经历。郭学东说,1957年山东举办过一次全省曲艺汇演,参演曲目的唱词、曲子当年都抄录下来了,后虽经过“文革”动荡,极少散失。他花了几年时间,开始认真整理这些抄本。后来,有些老艺人,恰恰因为那段动荡岁月,学艺演出中断,再排演一些剧目时,还要到省艺术研究院来找资料。
办展览办论坛进校园,立体化推动非遗保护
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郭学东是全方位的立体推进。他一边做科研,撰写学术著作,同时策划和参与举办学术论坛,组织非遗展演,推动非遗进校园。无论是理念思路,还是具体工作,都远远走在了前面。
山东三大曲种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非遗后,2006年,山东省开始筹办非遗展,郭学东主持编制方案,整理材料选择项目。当年,全国非遗展举办,山东参展的内容和方案也由他主持设计。
从2007年开始,在他的策划推动下,省文化厅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全国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这是全国曲艺界第一次举办这样的高水平研讨会。如今,已发展成“全国曲艺高峰论坛”,两年举办一届。
郭学东参与策划全国曲艺界非遗保护成果展暨学术研讨会,七家单位联办的这项活动,如今成为品牌文化活动“泉城书会”,两年一届,吸引着全国曲艺界的关注。
他还发起主持传统曲艺保护工程,努力搜集拍摄各种资料。为曾去朝鲜战场参加慰问演出的山东快书艺人傅春喜录资料;花两年时间,为于派快书传承人赵光晨录制《武松传》和举办收徒仪式。有些老艺人,拍摄完影像资料后,不久就去世了,这些资料更是弥足珍贵。“最遗憾的是孙镇业先生,给他录好《武松传》后,要录他自己写的《鲁达传》,夏天说好了,还没来得及做,秋天他就去世了。”
郭学东连年获得“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程”奖、全省非遗科研成果多个一等奖、省非遗保护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荣誉,2014年入选第三批“齐鲁文化英才”。
郭学东也是最早倡导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的,并且从2007年就已经推开。“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进大学。小学生太小,中学生太忙,大学生有时间,也具备相当多的知识积累。听个学术讲座,可能影响改变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在继续深入全省各地调研非遗的同时,郭学东又策划实施了“欧眼看非遗”活动。一批来自欧洲的优秀人文摄影家,到齐鲁大地探访拍摄非遗,这些外国摄影家为山东非遗保护提供了新鲜视角,也有力扩大了山东非遗的国际传播。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