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夏日 争先进位——六月山东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米乐官网app

米乐官网app-米乐体育官网app入口

奋战夏日 争先进位——六月山东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6月,正逢上半年收官时段。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举行,研究提出一批前瞻性牵引性强的战略目标、创新举措、重大任务;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动员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更好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科研攻关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外贸基本盘稳中有进,“三夏”稳粮增产,大学生就业形势稳定……在蓬勃向上、骄阳似火的6月,山东各地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努力走在前列、争先进位,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观察之一: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步伐加快

  6月17日,山东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正式运行,成为我国第三个“转正”的电力现货市场。

  电力现货市场被认为是反映电力供需形势的“风向标”,高峰高电价激励供需紧张时期电源顶峰发电,低谷低电价引导电力富裕时段用户填谷用电,源荷两侧共同参与电网调节。山东是新能源装机大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829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5.3%。当新能源逐步成为主力电源、煤电向基础保障性调节性电源转变,传统以电量竞争为主的市场机制,已经不利于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难以平衡多元经营主体利益。电力市场改革正是破题的关键手段。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2023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引导用户在电力紧张时段自主削峰200万千瓦、激励发电机组提高顶峰能力270万千瓦,挖掘出470万千瓦保供出力。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的成功探索,是山东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缩影之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少不了数据信息的互通共享。山东大力推进数据开发利用,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用电子证照代替实体证照,山东将各级各部门500多类码融合成全省统一的“鲁通码”,让企业和群众“无证办事”“一码通行”。目前,全省累计开展电子证照应用8.3亿余次,“鲁通码”在政务办事、酒店入住、健康医疗、门禁通行、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6大类场景中推广应用。

  作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已成为旅客的主要出行方式。6月15日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济青高铁济南东至青岛(北)间开行动车组旅客列车增至74列,济南青岛间列车平均约15分钟一班,实现了“公交化”运行。济青高铁还实行新票制,推出定期票、计次票等优惠票制,每次乘坐至少节省13元。

  【记者观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作为经济大省,山东找准堵点卡点,破除市场壁垒,推进高标准互联互通,畅通经济循环。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还需探索更多内外循环双向互促、供给需求协同发力的有效路径。

  观察之二: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力提速

  6月12日,在投产半年后,潍柴高端发动机数字化工厂迎来关键节点——全线达产,第15000台发动机下线。在这座“聪明”的工厂里,每90秒就有一台发动机下线。

  “‘智慧大脑’接管了车间,一台发动机从缸体、缸盖加工,到最终装配、成品检测,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视觉识别、在线检测、机器人等诸多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潍柴动力执行总裁、制造总监王健说。

  不断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山东谋篇布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

  聚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山东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6月,山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4攻坚提质年”工作方案》,对2024年重点任务、工作目标、推进措施进行全面细化实化,谋划提出23项重点任务,统筹支持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加快向高产领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

  向“新”而行,6月以来,山东各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

  新型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眼下,肥城市正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利用地下丰富的盐穴资源建设国际首套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每天可蓄能8小时、释能6小时,年发电量可达6亿千瓦时,相当于20万—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在日照,航空产业被列入全市重点产业链,按照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和“1 n”通用航空发展模式,配套出台21条支持政策,不断加大项目、人才招引力度,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

  【记者观察】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通过优化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山东尤其注重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尝到“数转智改”的甜头。

  观察之三:对外贸易稳中有进活力更足

  6月7日上午,第10000列山东中欧班列从济南董家货运中心缓缓发出。自2018年10月首发至今,山东成为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

  不仅是开行量高,从运营质量看,山东中欧班列运行重箱率与计划兑现率均为100%,回程班列占比由9%增长至45%,去回程发展日益均衡。主动加强与省内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对接,为海尔、重汽、玲珑等省内重点企业开行专列500余列,本省货源占比达到70%以上。

  物流通则商流畅,商流畅则经济兴。今年以来,山东牢牢稳住外贸基本盘,前5个月,实现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6%。积极推动产业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前5个月全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其中“新三样”增长57.4%,二手车增长55.2%。

  “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持续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外贸外资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制度型开放取得新进展,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步伐越走越实。”省商务厅副厅长崔洪光说。

  【记者观察】外贸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面对地缘冲突风险增多、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等复杂形势,只有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努力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不断发挥全省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才能将外贸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观察之四:科技赋能“三夏”稳粮增产

  高唐县琉璃寺镇金色琉璃智慧农场,负责人罗腾通过手机操控无人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使用5g北斗小麦收割机,400亩地一天即可完成收割。

  春争日、夏争时,火热的6月,农田里争分夺秒抢出的是一年的好收成。越来越多的山东农民用上高科技农机具,曾经头顶烈日、挥汗如雨的“三夏”变得更高效,更轻松。

  粮食丰收,良种是基础。郯城县泉源镇泉南村,兼具抗倒抗冻耐寒耐旱、免疫条锈病白粉病、高抗小麦黄花叶病等众多优点的“临麦9号”平均亩产780.7公斤;平度市蓼兰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青农1931”亩产875.82公斤,在青岛历史上首次实现小麦亩产跨越850公斤大关;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义和村,“济麦60”在土壤含盐量3.65‰的地块平均亩产497.1公斤,再创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新高……今夏的齐鲁大地,“鲁字号”良种表现亮眼。

  6月23日,金乡县王丕街道山东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三辆重型卡车整装待发。“车上装着3台蒜种分瓣分选机,准备发往河北的客户。”该公司负责人李欢说,他们与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不断设计研发改进,目前,设备的正芽率已稳定在90%,让蒜农告别“跪着种蒜”。

  科技赋能,让农业现代化不再遥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王乃生表示,围绕提高机械化播种质量,促进单产提升,将通过购机补贴、农机装备补短板等政策,支持相关农机生产企业研发创新。

  【记者观察】五谷丰登不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三夏”时节农事忙。5g北斗小麦收割机、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创新高、蒜农告别“跪着种蒜”……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越来越多农业科技成果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农业增产丰收,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观察之五:毕业季来了,为大学生搭建就业阶梯

  今年山东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0万人以上,居全国第二位,稳就业任务繁重。进入6月,我省各地各部门出实招、求实效,全力以赴用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的“冲刺期”。

  优化供需匹配,方式在创新。6月17日,山东省百校千企促就业人才对接大会暨“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专场招聘会上,学校“摆摊”、企业“上门”,双方围绕毕业生及实习生输送、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为毕业生拓宽精准就业渠道。

  加大岗位挖掘,力度在增强。“职通央企”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央企就业专项活动,组织12所高校与中央企业面向全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分类举办石油化工、建筑工程、交运物流、农业林业等央企就业专项活动,加大优质就业岗位信息供给力度。

  支持自主创业,政策在走实。“创业担保贷款为我提供了120万元的资金支持,更给了我创业的信心和鼓励。”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投身创业的大学毕业生邱冠华说,他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营美妆新经济项目,生产的仿真假发、睫毛等远销欧美,带动高校大学生等就业人员20余名。今年以来,像邱冠华一样得到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的大学生等创业者,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已有752人,创业担保贷款共发放1.9亿元。

  统筹各类岗位资源,更高水平促创业,截至目前,全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6月21日,省人社厅发布公告,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职业信息。新领域拓展岗位新增量,今天的新职业信息,将为明天的就业创造更多可能。

  【记者观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山东是高校毕业生大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总量超过80万人,约占全国7%。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方面要为毕业生提供多层次、专业化就业服务,另一方面需铺就新的就业渠道、拓宽就业领域。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日新月异,新职业蓬勃涌现,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将为毕业生带来更广阔的就业空间。(记者 于新悦 李振)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