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米乐官网app的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近年来,菏泽市鄄城县结合“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整合辖区文旅资源、红色资源、非遗资源、研学资源、文明实践阵地等,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着力打造以“品读黄河文化、传承手造非遗、厚植爱国情怀、享受休闲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祖源文化”“兵圣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为内涵的“黄河之畔·润泽古鄄”文明实践展示带,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居住环境、乡风文明水平,赋能乡村振兴。
整合资源
打造文明实践新高地
按照“一镇一特色”的原则,重点突出文化内涵,打造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惠民、非遗传承、手造研学、劳动实践等为一体的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新样板。该展示带途经5个镇、2个街道、12个村居(社区),同时包含1处省级非遗“担经”华胥文化展览室,1处乡村旅游服务基地:冯庄生态园,2处研学实践基地:舜王城中药文化科技园、省科普教育基地-齐鲁君博劳动科普教育基地,1处“山东手造”体验基地:精一坊鲁锦制作基地;1处4a级旅游景区:孙膑旅游城。该展示带有以郑营冯庄为代表的生态观光农业、乡村休闲度假、自然生态旅游,农家乐和民宿,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有以尧、舜、孙膑等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围绕孙膑旅游城等旅游资源,开展“游孙膑故里、访尧舜之乡”为特色的乡村文化游。有以民俗文化为内涵,围绕鲁锦制作工艺等特色的民俗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游。有以研学实践为主,围绕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传统人发产业发展的研学游。
文明实践新启程
赋彩百姓新生活
什集镇整合“什锦花开集体绽放”文化展厅、黄口党史馆文化资源,建成特色的文明实践服务圈,加速文明实践“落地生根”。策划实施“什锦花开”、“与你悦读”、“情暖夕阳红”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600余次,服务2.3万余人次。以“选、培、树、引、评”方式选树“美丽庭院”105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典型210名。广泛设立“四德榜”,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引导群众“评好人、议好人、学好人、当好人”,助推实践活动“面上开花”。通过微宣讲、微聊会、微党课的形式,开展各类理论宣讲、微宣讲200多场,受众达8000多人。创新“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 积分”模式,将群众文明言行细化为对等分值,以积分兑换实物,利用“小超市”带动“大文明”,累计开展“积分兑换”活动26次,兑换物品4万元,为儿童圆梦微心愿106个。注重质量、创新载体,注入实践为民“源头活水”,擦亮“什锦花开集体绽放”工作品牌。
实施“三个一”工程
打造美德信用建设新生态
富春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实行“三个一”工程,将党建引领与美德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和动力,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美德信用建设成为创新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推行“一条主线”,凝心聚力服务群众。以深入推动“党建 服务”“美德信用 服务”深度融合为主线,将美德信用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与党组织评先树优挂钩,进一步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党组织“三联三促”活动,整合党组织、企业、党员“双报到”资源,通过“点单 派单”志愿服务模式带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打造“一个品牌”,培树典型示范带动。深入推进美德信用联动联评,擦亮“富美发都春华秋实”美德信用建设品牌。截至目前,全镇已推选道德模范10余名,收集先进典型事迹线索20余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60余次,引导群众参与到美德信用建设中来,形成共建“富美发都”的良好氛围。举办“一系列活动”,文化惠民幸福“出圈”。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让群众在文化艺术、趣味运动中陶冶情操、增进文明,展示文明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举办“广场舞秧歌舞比赛”“庆七一·感党恩书画展”“鄄邑花开文化志愿服务”“花样菏泽 有你有我”群众演群众看等系列活动,开展“美德亭下话美德”“美德信用积分兑换”、美德健康生活分享会等新时代美德信用建设活动20余次,吸引参与群众6000余人次,不断推动新时代美德健康新生活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什锦花开集体绽放”品牌、“富美发都春华秋实”美德信用建设品牌等都只是鄄城县“黄河之畔·润泽古鄄”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万千乡村文化振兴的缩影。它们以“黄河之畔·和美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建设为纽带,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下一步,鄄城县将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涵,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为乡村文化振兴“铸魂赋能”;同时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以更高水平的基层宣讲阵地,更高效能的乡风文明行动,更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供给,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
初审编辑:陶云江 陈修胜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