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米乐官网app的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近年来,德州市在严格耕地保护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德州大地万顷良田
2023年,德州市卫片执法违法比例为0.1%,创历史新低,列全省第一低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新增问题整改完成率居全省第一;2022年、2023年督察及历年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为100%,均列全省首位。
据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德州市耕地总面积962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连续24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数量比“十三五”时期增加33万亩……这,就是德州市创新“管地护地增地”模式交出的漂亮答卷。
构建管地机制,“系统谋划”优存量
一场大雾过后,天气放晴。
2月4日一早,德城区黄河涯镇前后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林虎就来到村里的农田查看:“平时经常来地里转,如果发现有破坏耕地的行为,不仅第一时间制止,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我手机里安装的app,就是我保护耕地的法宝!”
这是德州市1.3万余名三级“田长”尽责管地的缩影,也是四级书记抓粮管地机制的具体体现。
“在德州,从市委书记到村党支部书记,每人都有一块‘责任田’。”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洪利介绍,“田长”每周至少巡查2次,第一时间对占用耕地行为分析研判,并将相关情况上传到“移动巡田”app,真正将动态巡查工作织密,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将耕地保护落实到田间地头。
除了压实管地责任,德州市还注重政策赋能,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打造起事前、事中、事后立体监管体系。同时,创新管地技术,在8个县(市)启动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将建设活动占用耕作层剥离用于新开垦耕地,实现新增耕地提前2—3年达到丰产田标准。
“我家承包田虽然是客土,但地力没有问题,麦苗长势和高产田没有区别。”在宁津县津城街道刘刚村,村民宋秀庆看着苗齐根壮的小麦喜笑颜开。
宋秀庆的承包田在村废弃砖厂土地复垦项目区,耕作层是从3公里外的皂户刘村施工工地中“抢救”下来的土壤。2023年,全市共编制完成6000余亩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施方案。
除了让沃土成功搬家,在德州沿黄重点县齐河县,一次让采煤塌陷地重获生机的尝试再结硕果。塌陷区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产道路损毁、灌溉排水沟渠淤积等问题尤其突出。德州市利用塌陷地靠近引黄干渠的“地利”优势,创新实施“引黄淤沙充填治理”模式,全力推动塌陷地生态修复。
“我们这项技术主要是先剥离塌陷地表面50公分的耕植土,然后用管道引黄河沉沙池泥沙水灌入塌陷区,水通过沟渠排走,泥沙得到沉淀,塌陷地被垫高,等洼地‘长高’到一定程度后,被剥离的耕植土再重新覆盖回来,复垦为耕地。”齐河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张喜迎将这项技术介绍得通俗易懂。
据了解,德州市运用该模式已成功治理土地8143亩,新增耕地6223亩,关键技术获自然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构建护地机制,“严督实考”控变量
近日,禹城市自然资源智慧监测监管平台发现伦镇戎庄村东耕地内有疑似挖掘机施工行为,系统将信息发送至伦镇执法人员终端进行预警,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制止并向村民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
“原想在自家房后地里建个粮食晾晒场,多亏你们及时提醒,要不俺违法了都不知道,到时再拆经济损失可就大了。”村民感激地说,随后,对施工地块进行恢复。
德州市创新智慧手段实施耕地保护,建立起以“无人机 智能终端”为载体的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巡查监测系统,实现有关地区全天候、无死角的自然资源智能化监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除了科技助力,德州市还持续健全耕地保护绩效考核机制,全省率先将耕地保护“个性化清单”纳入市级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明确“每剩一起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未按时整治到位扣0.3分”“每发生一起‘大棚房’、违建别墅、挖湖造景问题扣2分”等指标,对整治不到位的县市区予以扣分。
同时,制定土地卫片发现违法占用耕地和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双清零”奖惩制度,每年上半年对各县市区上一年度卫片执法发现的违法占用耕地和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核查整改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对2022年度实现“双清零”的7个县市区均给予2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其中,原运河经济开发区符合省2022年土地执法激励标准,为全省唯一,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构建增地机制,“挖潜盘活”求增量
2023年,庆云县严务乡“希望的田野”党建共同体3000亩连片水稻又喜获丰收。曾几何时,这里是一片让农户头疼的盐碱地。
针对后备资源少、土地盐碱化严重等问题,庆云县实施整地改碱、科技排碱、改种降碱工程,累计改良盐碱化耕地3.2万亩、盐碱荒地1122亩,亩年均增收600元。
在对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来源的沙地、盐碱地、裸地、草地等开展调查基础上,德州市形成22万亩耕地后备资源。通过清理平整、田块归并、客土回填、改良培肥等措施,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变后备资源为优质耕地。2023年,德州市共实施并完成补充耕地项目2.9万亩,备案入库耕地面积2.05万亩。
为有效盘活闲散土地资源,德州市系统摸排农村空宅、废弃宅基地及断壁残垣等,梳理汇总各类农村闲散废弃地14万亩。通过优化乡村规划、拆旧复耕等措施,改善农村居民点散乱、耕地细碎、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等问题,拓宽耕地补充渠道。目前,已盘活利用闲散废弃地11.6万亩,为乡村产业发展和集体增收打开了新空间。
对符合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闲散地,清理复垦获取节余指标后,通过村党组织“跨村联建”,集中抱团在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的产业园区兴建标准厂房等“飞地”项目。
目前,德州市共有291个村实施“飞地”抱团项目,兴建集体经济“飞地”产业园14个,为26个招商引资项目解决了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带动村均增收6.3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李禄超 李爱敏)
初审编辑:陶云江 陈修胜
责任编辑:吴杭霏